焦点观察丨新契税法发布,买房成本会变贵?别被忽悠!

作者丨刘宏婧

出品丨搜狐焦点长沙站

新契税法一经出台,在楼市里激起波澜,牵动着诸多购房者的心。

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此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在新契税法内容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第三条,即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而在此之前,人们购房的契税税点多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区间。

一时间买房成本即将上涨的言论越来越多。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新契税法通过之前,实行的是1997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在此条例中,契税税率为3%-5%,与此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税率相同。

因此此次新契税法的颁布更多的是将过去的暂行条例上升到法律层面,提高对规范和指导住房等交易的约束性,而不是提高契税。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契税法还是此前的契税暂行条例,在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内容之后,都强调了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新契税法还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换句话说,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城施策、因人施策地对楼市进行调控。

事实上,目前1%-3%的契税税率源于2016年2月17日颁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 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具体操作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税务、房地产主管部门共同制定。此规定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不适用外,其他城市皆可实施。

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文件表示会取消现行优惠政策,现在就断定契税将实际调整为3%-5%为时尚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指出,从今年的政策基调来看,更多强调的是“契税补贴”,因此,短期内房地产交易的契税税率不会提高。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

第二条  本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互换;

  (三)房屋买卖、赠与、互换。

  前款第二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划转、奖励等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征收契税。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第四条  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纳税人申报的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契税: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

  (二)非营利性的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养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

  (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

  (五)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灾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决定对下列情形免征或者减征契税:

  (一)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二)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权属。

  前款规定的免征或者减征契税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八条  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属于本法第六条规定的免征、减征契税情形的,应当缴纳已经免征、减征的税款。

第九条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

第十条  纳税人应当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申报缴纳契税。

第十一条  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税务机关应当开具契税完税凭证。纳税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查验契税完税、减免税凭证或者有关信息。未按照规定缴纳契税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

第十二条  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前,权属转移合同、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的,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办理。

第十三条  税务机关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契税涉税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与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有关的信息,协助税务机关加强契税征收管理。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知悉的纳税人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四条  契税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征收管理。

第十五条  纳税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相关知识

焦点观察丨新契税法发布,买房成本会变贵?别被忽悠!
契税法来了! 税率提高,买房优惠没了? 别被忽悠
契税法来了!税率提高,买房优惠没了?别被忽悠
契税法发布,内容基本一样,别再恐慌了!
契税法来了!税率提高,买房优惠没了?
新契税法来了,买房成本要增加?莫慌,真相在这里
《契税法》变与不变:框架和税率未变 国务院规定减免税
《契税法》来了,买房有何新变化?
新契税法来了,买房要交更多契税?并没有
《契税法》出台,买房契税会上调吗?究竟怎么收?

网址: 焦点观察丨新契税法发布,买房成本会变贵?别被忽悠! http://www.jiajux.cn/newsview4035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