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住房保障成效显著:公租房保障率 青年安居工程获突破

北京市"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率从42.5%提升至85.5%,超额完成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通过创新配租方式、盘活闲置资源等措施,为低保家庭、新市民和青年人才提供多元化住房保障,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北京住房保障体系全面升级 实现从"有得住"到"住得好"跨越】

北京市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住房保障成绩单。通过多措并举的创新实践,不仅超额完成各项既定目标,更推动住房保障工作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为全国特大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北京样板"。

【公租房保障率五年 创新配租模式提升效率】

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最突出的成就是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率的大幅提升。通过推行"快速配租"和"实时配租"双轨并行机制,将零散房源利用率提升至。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将资格申请补正材料时限从5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的改革,真正体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这种以技术赋能管理、以创新提升效率的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学习。在保障范围方面,不仅实现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全覆盖,还通过33亿元市场租房补贴和24亿元公租房租金补贴,构建了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保障性租赁住房破解青年安居难题 存量盘活显成效】

针对新市民和青年群体的住房需求,北京市开创性地通过集体土地和闲置商业资源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八里店项目从脏乱差的石材集散地变身现代化租赁社区的案例,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与住房保障的有机结合。这类项目不仅提供了价格适中的居住空间,还配套完善生活设施,解决了"一张床"到"一个家"的过渡需求。数据显示,这类项目的长期高入住率,充分证明了市场对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旺盛需求。这种盘活低效用地、实现多方共赢的模式,为破解大城市住房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在总结"十四五"经验基础上,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目标。从目前的成效看,北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住房保障路径,其经验对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AI整理生成 -

相关知识

北京"十四五"住房保障成效显著:公租房保障率 青年安居工程获突破
广东推出“青年安居计划” 保障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
鼓励产业园区等自建公租房解决青年住房问题
广东鼓励产业园区等自建公租房解决青年住房问题
贵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6.45万套
海南今年计划新筹集2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补齐住房保障短板是正本之策
1-9月贵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6.12万套
王蒙徽:“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
全国住房保障工作座谈会:对十四五期间各地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进行部署

网址: 北京"十四五"住房保障成效显著:公租房保障率 青年安居工程获突破 http://www.jiajux.cn/newsview160195.html
所属分类:智慧生活

推荐资讯